当前,全球经济正在摆脱温和低速态势,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的“三低状态”正在打破。美国经济复苏逐季好转,欧洲经济增长好于预期,日本经济增长有所回暖,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出现分化。IMF预计2017、2018年全球GDP将分别增长3.6%和3.7%。中国经济结构正在不断调整优化,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利好格局,发展动能正有序转换。矿业回升势头持续筑稳,各种矿产品价格指数震荡上扬,矿业效益显着改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投资显着增长,金属矿产品产量以增长为主基调,非金属矿产品产量持续增长;矿产品贸易指数震荡回升,主要矿产品进口总体呈增势。另一方面,矿业市场投资动力总体依然不足,矿业结构调整转型仍需升级。在跟踪分析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2017年度矿产资源形势分析如下。
全球矿业指数延续回升态势矿业活力释放持续全球矿业指数总体走出低迷,进入阶段式缓慢复苏态势。随着全球经济的缓慢复苏,带动矿产资源需求回升,矿产品价格步入上升轨道,全球矿业从2016年开始有复苏的迹象,2017年延续复苏态势。SNL金属和矿业咨询公司项目链活动指数(PAI,Pipeline Activity Index)显示,2016年平均值约为70点,2017年指数均值已达到80点;总体上,2016~2017年PAI指数呈波浪式上涨态势。
全球钻探活动渐趋活跃,矿产勘查预算企稳回升。S&P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钻探活动逐步表现出活跃态势,其中黄金钻探活动上升尤为明显。2017年全球固体矿产勘查预算触底回升,是自2012年以来的首次上涨,较2016年上涨14%,达到79.5亿美元。
矿产品价格指数震荡上扬矿业效益显着改善矿产品价格指数震荡上扬。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价格指数研究表明,主要矿产品价格在2015年底触底的基础上,进入了持续反弹上涨新时期,矿业市场信心逐渐恢复,市场活力不断增强,矿业复苏动能正在生成。2017年主要矿产品价格指数先抑后扬,总体走势向上。11月,我国非能源矿产品价格指数、能源矿产品价格指数、主要矿产品价格指数分别为79.8、72.4、73.4,同比分别上涨5.4%、5.2%、5.2%,环比分别上涨-0.5%、0.8%、0.7%。
采矿业利润显着增加,矿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主要矿产品价格整体回升,使得采矿业利润总额同比显着增长。2017年1~10月,全国采矿业利润总额4111.6亿元,同比增加2973.6亿元(2016年同期1138.0亿元),同比增长261.3%。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总额2506.3亿元,同比增加1933.2亿元(2016年同期573.1亿元),增长了2.4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总额406.5亿元,同比增加784.2亿元(2016年同期亏损377.7亿元);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中色金属矿采选业分别为372.4亿元、51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3%、40.3%;非金属矿采选业利润总额为303.4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价格回暖促使行业效益显着改善。一是随着油价回升,2017年前三季度国内“三桶油”的经营业绩实现大幅上涨。其中,中石油实现净利润为173.7亿元,同比增长9.1倍;中石化实现净利润383.7亿元,同比增长31.6%;中海油实现营业收入1160.7亿元,同比增长29.5%。二是国际市场煤价自2016年7月后快速回升,2017年1~10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总额2506.3亿元,同比增长6.3倍。三是普氏62%铁矿石1~12月平均价为71.2美元/吨,同比增长23.7%,规模以上矿山企业1~10月实现利润372.4亿元,同比增长56.4%。四是中色金属产品价格高位震荡,效益持续向好。1~6月,全国8264家规上中色金属工业企业(不包括独立黄金企业)实现利润1975.9亿元,同比增长49.2%。五是非金属矿工业实现利润大幅增长,1~10月份实现利润总额24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9%。
矿业市场投资动力总体依然不足,但是油气开采业投资显着增长。采矿业利润大幅回升并没有完全激发市场投资信心。2017年1~11月,全国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8223亿元,同比减少10.2%;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中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投资额分别为2435亿元、2160亿元、696亿元、1043亿元、1623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1.3%、15.8%、-23%、-22.4%、-15.8%。2017年11月,全国采矿业投资783亿元,环比增加4.7%;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中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投资额分别为216亿元、253亿元、47亿元、87亿元、144亿元,环比分别增加4.3%、40.6%、-32.9%、-8.4%、-13.3%。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民间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信心依然不足,办矿意愿不强。2017年1~11月,民间采矿业投资4558亿元,同比减少19.3%。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中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投资额分别为1356亿元、180亿元、514亿元、795亿元、1529亿元,同比分别减少19.0%、19.4%、27.4%、18.4%、15.8%。2017年11月,民间采矿业投资425亿元,环比减少1.2%,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中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投资额分别为141亿元、15亿元、39亿元、65亿元、142亿元,环比分别增加24.8%、-31.8%、-30.4%、-4.4%、-6.6%。
矿业行业指数波动上扬回升趋势基本稳定我国矿业市场仍处于结构调整但呈现稳中向好态势的平台期。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矿业行业指数显示:2017年11月,煤炭行业指数为123.3,同比增长1.1%,环比增长0.4%;中色金属行业指数为181.9,同比增长2.9%,环比增长0.3%;黑色金属行业指数为140.5,同比增长1.4%,环比增长0.4%;油气行业指数为117.4,同比增加1.0%,环比增长0.1%(图4)。
2017年以来,从宏观经济情况来看,全国工业生产加快发展,结构优化效益提升,以“三降一去一补”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利推进。以前三季度为例,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我国矿业市场行情稳中向好,矿业行业继续处于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时期。与此相适应,中国矿业指数以温和上升为主基调,没有出现大幅震荡。11月份中国矿业指数总体走势向上,同比增长、环比增长均为正值。煤炭行业指数、中色金属行业指数、油气行业指数、黑色金属行业指数同比和环比略均为正值,而且走势好于上一月度。总体来说,我国矿业市场仍处于结构调整但呈现稳中向好态势的平台时期,这一趋势得以延续(图5)。
原油产量下降,天然气和煤炭产量增长,金属矿产品产量以增长为主基调,非金属矿产品产量持续增长。一是原油产量减少,天然气和煤炭产量有所增长。2017年1~11月,全国常规天然气、原煤、原油产量分别为1338.0亿立方米、31.4亿吨、1.76亿吨,同比分别增长9.1%、3.7%、-4.1%。预计2017年全国原油产量1.95亿吨,天然气产量1450亿立方米,页岩气产量约93亿立方米。二是金属矿产品产量以增长为主基调。2017年1~10月,全国十种中色金属产量为4521.7万吨,同比增长3.4%,增幅较1~9月收窄0.7个百分点。铜精矿、铅精矿、锌精矿、镍精矿、锡精矿、锑精矿金属料产量分别142万吨、153万吨、319万吨、7.8万吨、7.7万吨、8.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5%、9.6%、-4.0%、3.7%、-0.2%、0.5%。1~10月规模以上矿山生产铁矿石原矿10.82亿吨,同比增长6.0%。三是非金属矿产量持续增长。2017年1~11月份主要非金属矿鳞片石墨产量60万吨,同比增长10%;滑石产量170万吨,保持稳定;萤石产量380万吨,同比增长18%;高岭土460万吨,同比增长5%。预计2017年全年受矿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非金属矿产品产量增长已成定局。
矿产品贸易指数震荡回升,主要矿产品进口呈现增势。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矿产品贸易指数监测和跟踪研究成果表明:2017年3月,矿产品贸易指数一度升至2015年以来的最高值,随后开始回落;8~9月,矿产品贸易指数出现上扬势头,但持续时间不长;10月,矿产品贸易指数再度回落,但好于2017年7月份的水平。大宗矿产品进口量的增加助推矿产品贸易指数好转。截至2017年10月,我国煤炭、原油、液化天然气、铁矿石进口量分别为2.3亿吨、3.5亿吨、2909万吨、9.0亿吨,同比涨幅分别为12.1%、11.8%、47.8%、6.3%。预计未来中短期内,矿产品贸易指数继续回升,煤炭进口规模回升,原油进口量持续增长,液化天然气进口量高速增长,铁矿石进口量小幅增长。
四季度我国矿业权活跃指数明显回落2018年有再次反弹可能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矿业权活跃指数监测分析成果表明(图7),自2013年四季度达到峰值以来总体呈震荡下行趋势。2017年二、三季度探矿权活跃指数出现反弹,三季度采矿权活跃指数出现反弹,但四季度探矿权、采矿权活跃指数均出现明显回落;主要原因是中央持续加强环保督查,自然保护区内矿业权正在清理退出,以及矿业权出让收益新规出台后有关配套政策还不完善,一些省份暂停了矿业权出让。随着矿业市场的企稳回升及矿业权管理制度的完善,预计2018年我国矿业权活跃指数将再次反弹。但在生态保护优先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我国矿业权活跃指数总体将处于较低水平。
四季度全国矿业权市场竞争出让矿业权数量大幅减少。2017年10~11月矿业权市场竞争出让探矿权6个(其中地热4个,铜、铅各1个),仅为7~8月出让数量的3.6%,出让探矿权合同总金额349万元,仅为7~8月出让合同金额的0.25%。7~8月共转让探矿权12个,比7~8月转让数量减少62.5%,转让合同总金额2.4亿元,比7~8月增加38.7%,转让的主要矿种为金、铅。
2017年10~11月,竞争出让采矿权54个,比7~8月出让数量减少62.8%,出让合同总金额1.03亿元,仅为7~8月的3.3%,出让矿种主要为建筑用砂石粘土矿。转让采矿权67个,比7~8月转让数量减少47.2%,转让合同总金额10.27亿,比7~8月增加42.4%,转让主要矿种为建筑石料用灰岩、煤、建筑用玄武岩和水泥用灰岩。
思考与建议围绕筑稳矿业复苏基础、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大任务,2017年,国务院、相关部委发布了系列文件,并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其中涉及矿产资源管理方面的初步统计有148项。
在矿产领域,围绕健全矿业市场体系等方面的基础性文件主要有五项:一是《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7〕29号),在矿业权出让环节,将探矿权采矿权价款调整为矿业权出让收益,中央与地方分享比例确定为4:6,兼顾矿产资源国家所有与矿产地利益,保持现有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总体稳定,与我国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的国情相适应,同时有效抑制私挖乱采、贱卖资源行为。二是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印发《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管理暂行办法》(财综〔2017〕35号)的通知,自通知执行日起,出让新设矿业权的,矿业权人应按《办法》缴纳矿业权出让收益,之前形成尚未缴纳的探矿权、采矿权价款纳入矿业权出让收益科目并统一按规定比例分成。三是中 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了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和市场化方向,体现能源商品属性;坚持底线思维,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坚持严格管理,确保产业链各环节安全;坚持惠民利民,确保油气供应稳定可靠;坚持科学监管,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节能环保,促进油气资源高效利用。四是为贯彻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求,中 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方案》,要求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为主,全面推进矿业权竞争出让,严格限制矿业权协议出让,下放审批权限,强化监管服务;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建成“竞争出让更加全面,有偿使用更加完善,事权划分更加合理,监管服务更加到位”的矿业权出让制度。五是《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印发,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
上述措施主要立足服务于中长期资源管理,但是从目前矿业持续稳定增长动力不足、生态文明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看,需要构建新型资源生态观、新型空间治理观、新型资源安全观、新型资源利用观、新型资源全球观和新型资源价值观,深入推进矿业转型升级,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建议:
(一)加快推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努力提高国内矿山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坚持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不断提高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提升集约化、高效化、国际化运营能力,努力建设具有可持续生产水平,可持续运营能力,可持续创造价值的产业,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供给质量。切实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坚决关闭安全无保障、环保不达标、资源利用水平低的“散小乱污”矿山,彻底退出各类自然保护内的矿山。二是推进资源基地建设,提升竞争能力。选择一批资源储量可靠、生产规模大、比较优势明显的,对稳定产能、产业升级、效益增长具有重大影响的大型矿山建设,壮大大型企业实力,提高国产矿的整体竞争能力。三是促进绿色矿山建设,提高绿色发展水平。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要求,结合企业自身发展实际,合理调配矿区生产布局,优化矿山生产结构,有效控制矿山废弃物排放,大力开展节地节水节能,有步骤、分阶段做好矿区绿化、土地复垦和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尽量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
(二)依托“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新的金属需求增长点。一是实施低端转移、高端做强的战略方针。借鉴美、日“退而不衰”的策略,金属产业通过产能国际合作,一方面要转移国内富余的中低端产能,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合作学习和吸取他国的先进技术,着力开发和发展高端的产能,提高金属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二是大力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加强顶层设计,有序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加大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加强信息服务和人才扶持,多种渠道综合解决民营企业国际产能合作的融资困难,提升民营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的积极性和竞争力。三是创新投资模式。矿业投资具有周期长、投资大、风险高等诸多特点,金属资源产业的对外投资模式应根据矿业的特点进行创新设计。如参与风险勘探、购买产权、并购重组、参股包销等。
(三)深化矿业体制改革,增强应对周期性波动的韧性。一是加快推进国有矿企改革,使企业由追求营业收入向追求盈利能力提升转变。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做好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二是完善我国矿业税费政策,进一步推进资源税从价计征,取消或降低前段税费比例,设置矿业稳定调节基金,平滑矿业周期利润。三是对要退出的企业做好政策托底工作,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协助矿山企业做好职工安置、再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